激光減近視手術後, 已不再需要戴眼鏡矯正視力,但是眼球已經拉長,視網膜仍然是拉得緊,因深近視而引致的視網膜脫落風險仍然存在。
正常的眼底如下圖,呈橙紅色,明亮而具光澤。鼻側有一圓形淺紅色區域是視神經頭,是視網膜血管、視神經纖維於眼球的出入口。中央較深色區域是黃斑,是視神經密集的地方,視覺最清晰重要的部位。
近日的一個眼底檢查中,一位病人視網膜出現因深近視,眼球拉長而引致視網膜拉緊及退化的現象. 縱使病人以為經過激光減近視手術後,已把深近視問題解決,但其實視網膜的問題仍然存在。
眼科視光界認為,600度以上近視患者較常人的視網膜脫落風險高10倍,而100至300度近視患者也較一般人高4倍,情況更有年輕化趨勢。視網膜脫落早期病徵不明顯,若延誤醫治,可致瞬間失明。眼科視光界建議尤其近視患者,一旦出現飛蚊症、視野變形等徵狀,應立即求醫。
香港學童及青少年學習時間長,每日長期使用科技產品和專注讀書,令本港成為近視重災區之一。而近視與視網膜脫落有莫大關係。由於近視患者眼球較長,視網膜會越拉越薄,容易脫落。
所以當發現青少年有加深近視趨勢,而且有深近視的家族史,矯正視力的同時亦需要考慮控制近視加深的方法, 易控制近視加深的黃金期一般是6歲至14歲間。
FACEBOOK "留言"查詢"優惠價",閃電回覆!
話俾朋友知 Share ⬆